家用健身器材
家用健身器材

您现在的位置: 器材介绍_器材维修 > 器材品牌 > 病例汇总脑器质性疾病误诊为精神科状况

病例汇总脑器质性疾病误诊为精神科状况

发布时间:2019-10-1 23:03:52   点击数:

一、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为恶性综合征

1病例

患者女性,72岁,退休工人,已婚,中专文化,因缓起妄闻乱语、疑人害己49年,加重3d入院。入院诊断:①偏执型分裂症,②2级高血压。入院后予既往药物氯氮平mg/d,奥氮平15mg/d,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5mg/d控制精神症状,丙戊酸钠0.6g/d稳情绪,非洛地平5mg/d降血压。入院治疗1个月左右,患者出现持续高热,体温持续在38.5℃以上,神志清楚,表现大汗淋漓,全身肌张力增高,病理征阴性,血常规示白细胞10.26×10^9/L,中性粒细胞百分率91.24%,心肌酶谱示肌酸激酶IU/L,偏高,胸部CT示肺部感染,考虑恶性综合征,予停抗精神病药,头孢曲松联合左克抗炎治疗及能量补液支持。1周后患者体温仍偏高,肌张力未有明显缓解,颈项强直,神志清,血压正常,无头痛、恶心、呕吐等表现,予头颅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(SAH),予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,止血药止血,尼莫地平拮抗脑血管痉挛;2周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,肌张力正常,神志清楚,对答切题,复查头颅CT示出血吸收,好转出院。

2讨论

恶性综合征由法国精神病学者Delay于年首次报道,是指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少见的、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,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、肌强直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明显的精神症状。该患者既往服用多种抗精神病药,临床表现与上述表现相似,故临床固定思维模式诊断为恶性综合征。60岁以上老年SAH患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,因为老年人不同程度的脑萎缩,颅腔代偿空间较大,出血速度慢且量少,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不明显,另一方面老年人痛阈值高,患者多表现无明显头痛,只表现为颈项强直。SAH患者早期2周内因脑膜刺激可发生高热,但老年SAH患者起病较缓慢,头痛、脑膜刺激征不明显,意识障碍及脑实质损害症状较严重,常见肺部感染、消化道出血,泌尿道和胆道感染等并发症,易漏诊或误诊。回顾本病例的治疗过程,笔者认为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不应存在固有思维模式,特别对老年患者应重视全面神经系统的检查及头颅CT、腰穿CSF的重要性,方能避免漏诊及误诊。

(王瑛.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为恶性综合征1例[J].临床精神医学杂志,,02:.)

二、克一雅氏病误诊为神经症性障碍

1病例

患者男,60岁。9年1月19日因双下肢无力,走路前倾、不稳医院。1月22日核磁共振成像(MRI)示:小脑脑沟稍增宽,诊断“小脑萎缩”。患者被告知诊断时表现紧张,不能言语及行走;经专家解释后方恢复如常。1月24日患者出院,能与家人交谈,但有发呆,紧张时伴大小便失禁,称“妻子变小了”,看着瓶子上的图像说“杀掉他”“女的变成男的,男的变成女的”。2月15日患者病情加重,不动不语;医院MRI检查示:未见明确异常。2月20医院诊断“癔症?”住院,予帕罗西汀40mg/d、阿立哌唑7.5mg/d治疗,因疗效欠佳出院。2月27日住医院,诊断“躯体化障碍”,予对症支持治疗,但患者仍不言不语。3月6医院,诊断“癔症性精神病”,予阿立哌唑20mg/d,帕罗西汀40mg/d,舒必利静脉滴注;因疗效欠佳,4月30日出院。患者2个月来一直不语不动,大小便失禁,医院治疗效果不佳。因双下肢无力4个月、不动不语2个月余,于9年5月11日转来我院门诊,以紧张性木僵状态入院治疗。体格检查:体温36.8℃,心率82次/min,呼吸18次/min,血压/80mmHg(1mmHg=0.kPa),瞳孔等大等圆,对光反射存在,左手指不自主运动,肌力检查不合作,肌张力高,腱反射活跃(+++),左Babinski征(+),右Babinski征可疑(+)。精神检查:神志欠清,全身僵硬,不语不动,检查不合作,不能进行有效交谈,思维内容无法洞悉。实验室检查: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、ORS电轴极度右偏、顺钟向转位。x光胸部后前位摄片示两肺纹理增多。人免疫缺陷病毒检查阴性。

住院经过:结合患者病史、体格检查、精神检查和实验室检查,入院诊断为木僵状态、器质性精神障碍。5月12医院神经内科会诊,考虑为克一雅氏病(海绵状脑病)可能。医院头颅MRI检查示:左侧颞叶、两侧边缘叶以及脑皮层萎缩性改变,双基底节灰质核团变性,符合克一雅氏病脑部改变。医院脑电图检查示:双侧见较多阵发性尖波,尖慢波和周期性0.75—1s3相波,不正常脑电图。5月13日医院神经内科第2次会诊,根据患者病史、体格检查、头颅MRI、脑电图的结果,诊断为克一雅氏病。5月16日出院,出院时患者仰卧于床上,神志欠清,生命体征平稳,对光反射存在,左肺可及少量湿啰音,手指有不自主运动,四肢肌张力高,反射活跃,Babinski征(+)。患者对精神检查不合作,不语,思维内容不能洞悉。出院3个月后电话随访,家属反映患者情况同出院时。

2讨论

克一雅氏病在精神科少见。本病例曾先后诊断“躯体化障碍”、“癔症”等,药物治疗病情无好转,病程呈进行性发展。提示对首次住院、40岁及其以上的患者,应首先排除器质性疾病。医生应结合患者病情发展特点进行相应检查,尤其在神经系统体征阳性时,应及时复查和会诊,有利于及早明确诊断。

(周敏,刘登堂,施慎逊.克-雅氏病误诊为神经症性障碍一例[J].中华精神科杂志,9,42(4):-.)

三、脑膜瘤误诊为双相障碍

1病例

患者,女,60岁,主因间断兴奋、话多、活动多;情绪低落、自杀行为20个月,于7年8月13日入我院。20个月前其母病重后,患者出现兴奋、言语夸大、动作增多、自我感觉良好、夜眠减少。在当地诊断为躁狂发作,服用利培酮口服液2mg/d治疗1个月症状消失,但劳动能力下降。16个月前得知其夫患直肠癌后,出现心烦、情绪低落,觉得不如别人,厌世,终日忧心忡忡,害怕“丈夫会死”,担心“日子过不好”。不久后出现卧轨自杀被阻后又割腕自杀未遂。入院诊断:双相障碍抑郁发作。予以抗抑郁药及无抽搐电休克等治疗。住院4个月症状无明显缓解。8医院治疗,诊断同前。服用米氮平(最高剂量45mg/d)及电休克(共17次)治疗。住院治疗2个月后自杀观念减轻,其余症状变化不明显。出院后虽坚持服药,但患者却日渐懒散,生活主动性差,自感乏力而经常卧床。7年8月10日患者触电自杀未遂。既往患高血压病6年、糖尿病5年,性格开朗、合群。无阳性家族史。

体格检查无特殊。精神检查:意识清晰,定向力完整,表情平淡,接触被动,语量少语速慢。未及幻觉和妄想,情绪低落,可及强烈自杀观念。记忆力及智能检查未见异常。空腹血糖7.5mgmmol/L;心电图示广泛T波低平;B超示脂肪肝,胆脾及双肾无异常;脑电地形图示额叶α波增多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24分,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16分,Beth—Rafaelson躁狂量表总分4分,精神状态简易速查简表总分25分。诊断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。予以西酞普兰(最高剂量50mg/d)、阿立哌唑5mg/d、降糖药及抗高血压药等治疗3个月,病情仍无明显变化。磁共振成像检查示大脑右额凸面脑膜瘤、脑水肿,右侧侧脑室受压变窄,中线结构左移。诊断为脑膜瘤,及时转院行手术治疗。术后2周患者情绪症状开始减轻,术后3个月时情感症状基本消失,经半年随访无复发迹象。

2讨论

本例以情感症状为突出表现,而未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。临床医师未严格按精神科的诊断标准进行筛查、排除,是主要的误诊原因。

(崔拥军,刘广芳,郝国建,等.脑膜瘤误诊为双相障碍一例[J].中华精神科杂志,9,42(4):-.)

四、病毒性脑炎误诊为癔症

1病例

患者,女性,30岁,干部,主诉术后出现紧张、语乱,伴夜不眠、拒饮食3d,于年4月30日转入我院。现病史:年4月21日单位体检发现左侧附件有问题,当确诊为畸胎瘤后,患者出现情绪较低落、常发呆、注意力不集中、紧张。4月24日出现头晕恶心,随即行头颅CT检查未发现异常。4月27医院行“左侧卵巢切除术”,术后出现烦躁、胡言乱语,呈阵发性。自称是武则天,姑姑是太平公主,丈夫是皇帝,要给家人封官,双手不停比划。4月29日晚病情加重,称地球要爆炸,只剩下自己一家人,歇斯底里的哭喊,难以管理,送入我院治疗。既往史:4月27日行“左侧卵巢切除术”,否认其他疾病,个人史无特殊,家族史阴性。入院体检不配合,体温37.5℃,血压/70mmHg,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。精神检查:神志模糊,接触被动,对时间、地点、人物不能定向,紧张,胡言乱语,大喊大叫,无法深入交谈,检查护理不合作,无自知力。入院诊断:(1)癔症;(2)左侧卵巢切除术后。入院后予以喹硫平治疗,最大剂量0.3g·d-1,经与行卵巢切除术的主管医生沟通后应用抗生素(头孢他啶)治疗,体温37.0℃-38.8℃,精神症状未见好转。入院第4d,患者出现意识模糊,呕吐,口唇“咀嚼”现象,怀疑脑器质性疾病,随即转院治疗,确诊为“病毒性脑炎”。

2讨论

本例患者病前存在心理、社会诱发因素,且躯体状况不佳,由于能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减弱而成为癔症的发病条件,导致误诊为癔症。对于首诊发病急骤的精神障碍患者,应进行疾病动态观察,同时进行详细的躯体、神经系统检查及脑电图(EEG)、头颅CT等检查,以鉴别器质性疾病,避免误诊漏诊,延误病情。

(何书平.病毒性脑炎误诊为癔症1例[J].临床心身疾病杂志,,19(2).)

五、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精神分裂症

1病例

患者,男,68岁。因精神行为异常6个月,右侧肢体乏力伴失语10余天入院,患者6个月前出现无目的频繁行走,烦躁不安,语无伦次,答非所问,失眠,且症状进行加重,无认知能力,曾2医院住院,诊断为精神分裂症,给予抗精神分裂治疗,先后1月余,无效。入院前10余天,患者右侧肢体乏力,不能行走、意识模糊、失语、大小便失禁而收入本院。既往无头颅外伤史、高血压史及出血史。查体:T36.5℃,P76次/min,R20次/min,BP/68mmHg(1mmHg=0.kPa)。嗜睡状态,呼吸平稳,慢性病容。全身皮肤黏膜无淤斑淤点,无黄染。双瞳孔等大,直径3mm,对光反射灵敏,双鼻唇沟对称,伸舌居中,吞咽正常。颈软,颈静脉无怒张。肺无异常,心率80次/min,闻及早搏5-6次P/min,无杂音。腹无异常。左侧肢体肌力、肌张力正常,右侧肢体肌力III-IV级,肌张力正常,病理征阴性。辅助检查:血WBC10.5×/L,L0.33,M0.1,RBC4.08×10^12/L,PLT×10^9/L,Hbg/L。血电解质:K+4.28mmol/L,Na+mmol/L,Cl-mmol/L,Ca2+2.01mmol/L。血生化检查:BUN9.35mmol/L,Cr79.4μmol/L,Glu5.13mmol/L。凝血功能检查:PT13s,APTT32s,INR1.15(国际正常化比值)。心电图:(1)窦性心动过速;(2)I、II、III、aVF、V3-6导联ST段压低0.05mV,I、II、III、aVF导联T波低平、双向,V3-6导联T波倒置;(3)频发房早。颅脑CT示:左侧额颞顶慢性硬膜下血肿(量约90ml,且密度不均,向心侧密度高于偏心侧)。入院诊断:慢性硬膜下血肿。即在局麻下用YL-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,首次抽出酱红色液体29ml后,患者神志转清,对答切题,能辨认家属,右侧肢体肌力明显改善。而后反复尿激酶液化清洗2次,复查CT示血肿清除干净,脑组织恢复正常。住院6d,痊愈出院。

2讨论

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原因,绝大多数都有轻微头部外伤史,脑组织在颅腔内的移动度较大,最易撕破桥静脉,形成硬膜下血肿。本例患者就诊前无明显的外伤史,可能由于外伤后症状较轻、受伤时间较长、或者因出现了精神症状,故被忽略。硬膜下血肿内侧膜为胶原纤维,没有血管,外侧膜含大量毛细血管网,其内皮细胞裂隙较大,可见红细胞碎片、血浆蛋白和血小板,说明有漏血现象。血肿外膜中除红细胞外,尚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,并在细胞分裂时有脱颗粒现象,这些颗粒基质内含有纤维蛋白溶解酶原,激活为纤维蛋白溶解酶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,抑制血小板凝集,故而诱发慢性出血。硬膜下血肿损害额叶引起随意运动、言语及精神活动方面的障碍;顶叶受损产生感觉异常;左侧颞叶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如健忘性失语,出现错觉、幻觉、幻听、记忆受损;枕叶病变引起视觉障碍;左侧顶枕区损害,引起视觉失认,即对寻常的人与物失去认知能力、辨认能力等;边缘系统与网状结构、大脑皮质有着广泛的联系,参与精神和情绪活动,损害时出现情绪症状、记忆丧失、意识障碍、幻觉、行为异常、智能减退等精神症状。

本例患者为68岁老年人,脑萎缩、蛛网膜下腔扩大,对血肿病变有一定的缓冲能力,同时脑动脉硬化因素致老年痴呆,对血肿敏感性减低,硬膜下血肿位于颅脑边缘,对组织的压迫效应较脑叶出血轻,使得临床症状不典型,家属及临床医生未引起重视而丧失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,故误诊为精神疾病。

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头部损伤往往轻微,出血缓慢,症状不典型,容易误诊。由于受伤时未对脑组织造成明显损害,易被忽略,出现头痛、精神症状、肢体瘫痪时,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、脑炎或精神病。症状逐渐加重,应考虑颅内血肿,必须仔细询问有无外伤史,行必要的辅助检查,以明确诊断。

(邱万斌.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精神分裂症1例[J].疑难病杂志,9,06:.)

医脉通整理

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,用手机发文章赞赏

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
儿童白癜风如何治疗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shengchuanfood.com/qcpp/10531.html

网站简介 | 发布优势 | 服务条款 | 隐私保护 | 广告合作 | 合作伙伴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地图

当前时间: